欢迎来到我的网站

日本汽车单人座椅尺寸_日本汽车单人座椅尺寸图

飞飞文章网 0

日本汽车单人座椅尺寸_日本汽车单人座椅尺寸图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日本汽车单人座椅尺寸的问题。在这个话题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我相信通过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本质。现在,我将我的理解进行了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本田飞度和丰田威驰哪个更好一点

2.车长不到3.4米铃木房车,有拓展有四驱能睡3口人,折合13万人民币

3.AGR认证一体式座椅感觉很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4.汽车百科(品牌篇)|日产

5.东北老妈在日本的车是什么车

6.日本人喜欢的大空间车,国人一看:比SUV差!

本田飞度和丰田威驰哪个更好一点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各类商品参差不暇。今天老司机就题主的问题给大家分析一下飞度和威驰这两辆汽车,希望凭借我多年经验可以帮助到你。为了简单明了今天我拿2017款1.5L手动创行版威驰和2018款1.5L手动舒适版飞度来做一下对比。

在车身方面:威驰的车身尺寸是4420*1700*1490,整车质量为1055KG,油箱尺寸42L。飞度的车身尺寸是4096*1695*1525,整车质量为1058KG,油箱尺寸40L。相对来说威驰的空间更大一些。

在动力方面:飞度最大马力131Ps,最大功率96KW,最大转速6600,最大扭矩155,最大扭矩转速4600,综合油耗6个左右。威驰的最大马力107Ps,最大功率79KW,最大转速6000,最大扭矩140,最大扭矩转速4200。对比可见飞度的动力更大一些。

价钱方面:飞度官方报价7.4万,威驰报价6.9万,虽然辆车价格差不多,但是威驰的价格还是稍微要美丽一点。

外观方面:我个人感觉威驰更加年轻活力,以流线型的圆润设计为主要设计风格。而飞度车身侧面运用特有的劲酷刀锋式双腰线设计,带来让人跃跃欲试的前冲力。

综合来说,这两款车都不错,如果个人性格热情奔放,就选择飞度。如果比较沉稳还是选择威驰,到底如何选择。还是要看自己的喜好了。这些就是老司机的分析,希望你能够喜欢。

安全行驶小技巧:常走夜路的老司机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在没有路灯的道路上行驶时,路面在车灯的照射下是灰色的,路上有较大坑洼的地方,车灯照不到则是黑色的,所以只要记着“走灰不走黑”就可以了。判断水坑的方法是:反光的就有水,不反光的没水。夜间行车,由于可视范围有限,看不到道路两边的景观,极易产生疲劳瞌睡,由其是午夜过后,此时可以使用改变远近光灯的办法提高附近车辆注意,同时也有助于减轻视觉疲劳,出现困意应及时停车休息,不要强行赶夜路。

道路千万条,安全 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车长不到3.4米铃木房车,有拓展有四驱能睡3口人,折合13万人民币

Hello大家好,这里是房车情报。在日本汽车市场中,K-car因为紧凑的车身尺寸和便宜的售价十分流行。这种小型车方便穿行于狭窄的街道,但弊病就是空间不太理想。今天小编为大家找到一款与众不同的日本房车,不但拥有灵活的身材,而且“变形”之后还能扩大一倍的车内空间,一起学习一下吧。

首先为不熟悉的朋友们解释一下K-car。日本汽车是按照车型尺寸和排量划分等级的,小尺寸的车型被称作K-car,享受税收及购车政策优惠。所以这款车型即便改造为房车之后尺寸依然不太大,长宽高数据为:3390*1470*1950mm,在车型标准的最高范畴之内。

整车的底盘来自于铃木旗下的EVERY,是国内曾经引进生产的铃木浪迪的原型车。整车使用一台代号为K6A的0.66T直列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4AT自动变速箱,并且搭载了四驱系统。后期加装导航倒车监控一体机,让驾驶更加轻松。

虽然尺寸比较小,但车辆的制作水准可一点不马虎。可以看到配备了铝合金轮毂、晴雨挡和淡蓝色的车身拉花, 感十足。后厢还有大尺寸的房车专用外推窗、菲亚玛遮阳棚和车尾大尺寸 行李箱,和国内标准的房车没有什么两样。

这款房车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变形”的后部厢体了。车厢分为两个部分,将外壳抬起后,内部可以平行拓展,外壳这时就变成了屋顶,变成一个高顶房子的造型。车尾还有两个驻车支腿,让车辆在拓展状态下保持稳定。

通过乘客门进入城内,因为空间因为拓展设计受益良多,一下成倍增加。首先可以看到一个洗漱台,配有折叠操作台和带盖水槽。下方柜子隐藏了容量各20L的清水箱和污水箱,另外还有一些储物空间。

另外一侧的生活区采用对卡座设计,两张座椅各自固定在两端,拓展机构收起时互不干扰。将中央的折叠餐桌收起,把座椅靠背当做床板拼接,可以组合成一张尺寸为1970*800mm的床铺。座椅和柜子之间的位置也可以打地铺,宽度不是问题。

升高车顶的好处不仅提供更好的车内头部空间,还增加额外床铺位置。车顶悬挂了一张1500*880mm的小型床铺,可供儿童使用。不过这个床铺在不用时需要手动固定,不然会和车顶有冲突。

座椅下隐藏了2000W逆变器和200A 瓶,电源插座和仪表开关就安装在座椅侧面,操作简单,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这款设计颇具亮点的K-car拓展房车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铃木四驱底盘再加上可以成倍扩大空间的厢体,非常适合两大一小家庭旅居。整车售价198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3万元,大家觉得这样的设计怎么样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AGR认证一体式座椅感觉很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买车看的时候,大家都要坐在展车里试着感受一下。 种舒服的感觉来自座椅。销售顾问通常会告诉你,我们的车很舒服,这直接关系到客户的购买意愿。各大车企的工程师都在车辆座椅的舒适性设计上下了特别的功夫,甚至为了成本,在座椅的舒适性上基本不会偷工减料。然而,座椅越软越好,倾向于运动的汽车倾向于设计更硬的座椅。来说说吧。

其实这种配置的座椅是软硬兼施的。德系车硬座,日系车软座已经成为共识。不是说厂商不能反过来做,而是因为他们的车辆定位和需求不同。

德国拥有 上 一条不限速度的高速公路,注重汽车的驾驶体验。座椅做的比较硬,因为只有硬座椅才能更清晰的传达路感,提供操控感所需的包裹和支撑。德国设计师认为,座椅的所有振动都不应该被过滤掉,只有一些座椅应该保持控制感。德国人也喜欢长途自驾游,周末经常带着帐篷去露营。德国人认为硬座有益健康。德国汽车进入中国市场时,并没有根据当地情况进行本地化。

日系车更注重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虽然我们不是特别推崇日系车,但不得不说日系车的座椅很像沙发。日本的汽车设计得特别紧凑和小巧,但汽车的空间利用率却惊人地高。与同尺寸的日系德系车相比,日系车普遍胜出。如果内部空间大,座椅可以做得更厚更软,坐起来更舒服。在大多数情况下,日本的汽车生活是一个必须使用汽车的环境。人们开车一般不会走很远的路。可能是他们工作压力大,没有空余时间,但是对车辆的舒适性要求很高。所以柔软度高的座椅满足 繁短途驾驶的舒适性要求(长时间坐在软椅上肯定会造成腰疼)。

进入中国,后,外国汽车公司不得不根据中国人的体型重新设计他们的座椅。中国的座椅厂家根据中国4250 px男士的平均身高设计了座椅,要求座椅适应腰部曲线,靠背必须有正确的支撑点,座椅的身体压力分布要正确合理。因为座椅设计针对的是一个平均值,难免有人照顾不到,比如太高或者太胖的人。

当一个人坐在软座上时,乘客的重量更多地集中在尾椎骨上,而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压力较小。经常坐在柔软的椅子上,不仅会导致柔软身体弯曲程度的增加,还会损害脊柱的健康和腿部的血液循环。与软座相比,硬座的身体压力分布均匀,所以长时间骑行身体会感觉更舒适。AGR认证是目前汽车行业 的座椅评价标准。德国骨干健康协会成立于1995年。这是德国,一家专门研究背痛的非营利独立研究机构,旨在审查和推荐有益于背部健康的产品,并致力于改善背部脊柱的所有问题。AGR协会认证的产品主要有日用品、座椅、床垫、鞋子、健身器材等等,都与背部有关。在汽车行业, 个获得AGR质量认证的是2002年由辉腾, 大众辉腾配置的汽车座椅。“牛车实验室”汽车座椅有软有硬,配有 面的座椅调节指南

选择适合自己的座位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座椅人机工程学合理的前提下,硬座在短途旅行时有屁股疼的感觉,但长途旅行不易疲劳,对身体有较好的支撑。软座短时间乘坐舒适,长时间驾驶会产生疲劳,容易导致人体软位弯曲度增加,使乘客的体重更集中在尾椎。经常坐在柔软的座位上,不仅对脊柱健康有害,而且对腿部的血液循环也不利。喜欢把车带回家后,要注意座椅调节的方法。下面我们总结一下之前的一些相关内容,提炼精华,再和大家分享一下座椅调节方法。

确保车身和座椅完全接触:

调整座椅前,将身体紧紧地压在座椅上,确保臀部和背部靠近座椅,尽量使身体和座椅之间没有任何间隙。这将有助于避免背部受伤,提高长时间驾驶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如果车辆座椅配有腿部支撑、倾斜角度调节等功能,更多与身体的接触和舒适性是 位的。

座椅高度和座椅靠背的调节:

上车前,不要急于调整座椅前后距离,先调整好座椅高度(如果可调)和靠背角度,为后面的调整打好基础。

座椅高度的调节主要是调节视线高度,从而调节车辆前方范围的可见度。为了调整座椅高度,需要保证眼睛高度位于车辆前挡风玻璃垂直距离的上中心(此时大部分车型的顶部与车顶之间有五个手指宽),这样此时的视野才是最好的,才能保证很好的观察到车辆前方的路况。这时,如果打开遮阳板,不要大面积遮挡视线。

座椅靠背的调节没有明确的调节依据,主要是舒适性(角度在100-120度之间)。但无论什么角度,长时间开车都可能造成腰部酸痛,但背部角度不宜太斜(120度以上)或太垂直(100度以下)。需要保证与背部有尽可能大的接触面积,长时间驾驶时偶尔切换后角以缓解腰部压力。

头枕的调整同样重要,不正确的头枕位置会造成伤害,在危险的情况下会以更大的冲击力拍打不正确的头部位置。首先,头枕与头部的接触位置要高于眼睛高度。此外,头枕与头部的距离应尽可能近,最远的距离不应超过7厘米(约三指宽),否则头枕在碰撞时会对头部产生严重影响。如果头枕的前后距离无法调节,有必要尽可能使用座椅靠背的角度来辅助调节。调整座椅前后距离:

座椅的前后调节主要基于车辆的踏板位置。首先用右脚完全踩下刹车踏板,用左脚完全踩下离合踏板(手动挡车型)或者放在左脚的休息踏板上(自动挡车型)。此时,调整座椅前后的距离。当踏板完全踩下时,驾驶员的膝盖应该弯曲到一定程度,最好是120度左右。在整个调整过程中,都要启动发动机,否则 繁踩下制动踏板可能不会被踩到底,影响调整精度。

调节座椅前后时,如果膝盖几乎是直的,说明座椅是向后的,需要向前调节;如果膝盖弯曲过大(接近90度),说明座椅是向前的,需要向后调整。几乎完全伸直的腿(座椅位置太靠后)会使膝盖僵硬,不仅影响踩刹车踏板的灵活性,还会增加踩刹车所需的力度。如果发生碰撞,冲击力会伤害到弯曲无法缓冲的脚和膝盖。此外,电击会直接传递到骨盆和下脊柱,造成关节损伤。

膝盖过度弯曲(座椅位置太靠前)。在100度左右的时候,刹车时腿部会很难支撑身体。长时间开车会因血液循环不畅而引起不适。即使在碰撞中,膝盖也会与前方器械的下部发生碰撞,由于支撑力不足而造成一些伤害。

腿的膝盖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车内空间允许,左右膝盖可以靠在一侧车门上,中央控制面板垂直于地面,提供最舒适的驾驶姿势。座椅前后距离调整合适时,驾驶时脚后跟应放在地板上,为身体提供纵向支撑,用脚底前半部踩住踏板,然后在脚后跟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脚趾的运动在不同踏板之间切换。

右脚跟要更靠近刹车踏板,因为刹车踏板一般比油门踏板高。这样既能保证及时快速踩下制动踏板,又能保证整个脚接触制动踏板的制动过程中稳定的线性控制。紧急情况下,踩刹车踏板时,整个脚可以为身体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如果不需要踩离合踏板(或者对于自动变速器车辆),左脚应始终放在左脚的休息踏板上,以提供稳定的身体支撑,碰撞时可适当减少伤害。

方向盘位置的调整:

方向盘位置的调整经常被忽略。其实方向盘的调整比座椅更影响碰撞的安全性。例如,如果离方向盘太近,气囊弹出时可能会对身体造成额外伤害。此外,方向盘的调节既要保证舒适性,又要保证通过方向盘中心上方的缝隙可以清晰完整地看到仪表板。“牛车实验室”汽车座椅有软有硬,配有 面的座椅调节指南

前后调整方向盘前先调整高度。此时,在座椅位置固定的情况下,尽量保证通过方向盘中心上方的缝隙可以清晰、完整地看到仪表板中的信息。另外,双手握住方向盘在3点和9点方向,手掌高度应略低于肩部。握杆点太高可能会导致长时间驾驶后肩部疼痛。

调节方向盘的前后距离(如果可调节),这样当双手在3点和9点握住方向盘时,肘部位置弯曲120度。同时,身材娇小的女士应尽量保证方向盘中心与胸骨之间有三拳的距离(约30 cm),但不超过45 cm,为气囊的良好工作提供条件,同时避免轻微碰撞时气囊意外爆炸造成额外伤害。

安全带高度的调整:

任何车型的安全带几乎都有高度调节的功能,但很多驾驶员和乘客可能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个功能。安全带的高度调节主要是调节安全带与肩部的接触位置。调整安全带的高度,使其尽可能与肩部中间接触,不要太靠近颈部,也不要太远离颈部,以免碰撞时安全带对肩部和颈部造成损伤。

扣上安全带并拧紧,然后用手调整下部横向安全带的高度位置。下安全带不应放在腹部柔软的位置,应适当放在髋骨上,否则碰撞时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最后唠叨几句,座椅的软硬要按照你用车的习惯来决定。如果经常长途开车,不要选择太软。短途的话,当然以软座为主。而且座椅调节也很重要。现在很多车都有两套座椅记忆功能,方便两个司机无缝切换。必须使用昂贵的配置。肯定有人手动切换太麻烦。其实这样更麻烦。座椅硬度影响健康,座椅调节影响行车安全,一定要多加注意。

汽车百科(品牌篇)|日产

每天认识一个汽车品牌,日产NISSAN。

一、基本信息

品牌名称:日产,英文名:NISSAN,国别:日本,总部:日本一神奈川县一横滨市,品牌类型:日系,创建时间:1933年,创始人:建治郎,所属集团:雷诺-日产集团,控股子公司:英菲尼迪。

二、品牌简介

日产前身是田建治郎等人与1911年创建的“快进社汽车工厂”,经历多次厂商之间的合并1933年12月26日与“日本产业公司”合并,成为日产起点,并与1934年更名为日产汽车公司。历经百年沉淀,如今的日产已成为享誉 的企业集团。以技术日产,人·车·生活的品牌定位,致力于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贴心、舒适和全新的驾驶乐趣。

车型覆盖轿车、SUV、MPV、跑车和商用车在内的30多个系列产品。在2021年 500强企业里排名第116位。

三、车标

1.车标设计,日产车标是将字母“NISSAN”放在一个圆形上,其中的圆代表太阳,字母“NISSAN”是“日产”的罗马音形式,整个图案的寓意是“以人和汽车明天为目标”,朝着太阳前行。

2.车标历史,1933年日产汽车当时有两个车标,分别是“Nissan”和“Datsun”。1940年,日产尝试了一种几何图形的车标,一共有6个角,上部分是尖锐的形状,下部分圆润,并且放大了字母“A”,,“S”的边缘也被设计成切割的形状。1959年,日产标志基于以前的版本做了新的设计,字母变得更加棱角分明,并且取消框架。

在此期间,日产汽车的车标在不断地变化,2020年,日产申请全新车标设计,大家熟悉的三维标识再次回到二维图案,保留车标上的圆环,但是不在有水平框架,Nissan字母依旧保持在中间,整体变的更加简约大气。

四、车系信息

日产汽车旗下涉及轿车、SUV、MPV、跑车、皮卡以及商用客车等多重细分市场。轿车在国内市场从小型车玛驰到中型车天籁,SLUV车型从小型到中大型SUV、 跑车GTR等。同时还有旗下高端子品牌英菲尼迪。其中轩逸作为最大贡献车型,2021年全年国内共销售51.3万辆。

1.代表车系:轩逸。

指号价:9.98-14.49万。

轩逸作为日产旗下最畅销的紧凑型轿车,外观时尚年轻富有活力,采用最新V-Motion设计语言,整体造型更加动感。动力拥有1.2T的非插电式增程动力、16L汽油动力,以及轩逸纯电车型,作为经济实用性家用轿车,轩逸较低的使用成本和可靠性受到广大用户较高口碑。

2.代表车系:天籁。

指导价:17.98-23.98万。

提起B级车的舒适性,大多数人会联想到被誉为“大沙发”的东风日产天籁,作为东风日产的 车型,天籁一直以来都颜受关注。在动力方面,它提供了2.0L自然吸气发动机与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两种动力选择,其中2.0TVC-TURBO超变擎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达179kW,峰值扭矩371N·m,同时这款发动机还曾荣膺2019&2020沃德十佳发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天籁凭借出色的静谧性表现还拿下了中汽研华诚认证的“静谧之星”称号,在NVH性能上获得了 肯定。

3.代表车系:逍客。

指导价:15.49-18.89万。

自初代逍客在中国上市以来,至今稳稳拿下超过150万辆的销量成绩。从最新款的逍客来看,全系标配双区自动空调、一键启动、智能遥控钥匙、自动大灯等实用配置,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用车便利。同时它还配备了MLyer人体工学3D体感 座椅,三重舒适结构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支撑性,有效缓解驾驶疲意感,再次将“日产大沙发”的美名深刻诠释。

4.代表车系:骐达。

指号导价:9.99-13.59万。

在最新款的日产骐达中,新车的外观设计与现款车型差异化较小,车头依旧采用了日产家族式的设计风格。在内饰方面上,新车新增紫、黑双色拼接内饰设计,更显年轻运动。配置方面,新车搭载全新智能互联科技,可以实现语音控制车辆、远程实时监测、远程控制车辆等功能。

动力方面,新车继续搭载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90kW,最大扭矩155N.m,与之匹配的是CVT无级变速箱。

五、核心技术

1.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通过连杆的伸缩,改变活塞位置,以实现压缩比变化,可从8:1变化到14:1最长仅需1.2秒。低转速时使用高压缩比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拥有更好的节油效果。高转速时使用低压缩比来压榨更强劲的动力,提高车辆性能。日产可从1998年开始研发历经18年,与2016年量产,2017年正式推出在自家车型上。搭载该技术的有天籁2.0T,奇]骏1.5T等车型。

2.零重力座椅。

零重力座椅又称为Muti-Layer(人体工学座椅),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日产“大沙发”。由SLAB结构、高衰减发泡、弹簧骨架结构组成。其中SLAB结构是高密度、高耐久性发泡材料,提升座椅表层的柔软感,同时,高衰减发泡材料振动吸收表现出色。

弹簧骨架结构在颠镀路面有更平稳顺畅的缓冲过程。零重力座椅让靠背压力分布更均匀,给驾乘人员带来舒适的乘坐体验,长途乘坐也可以大大降低疲劳感。零重力座椅在奇骏、轩逸等众多日产车型上搭载。

六、生产

1.CMF(Common Module Family)通用模块化 。

该 具有较强的扩展性,模块化灵活度高,兼容轿车、SU八V、MPV多种跨领域车系。零部件的通用比例高大达85%,各级别供享零件,能够有效城低生产和使用成本,可以快速明整生产线生产其他车型。目前该 生产的车型有第14代轩途等。

2.F-Alpha 。

是日产定位大型车生产 ,该 采用纵梁设计,并采用高强度钢板的思架系统。用于生产皮卡,全尺寸越野车等。该 生产的车型有英菲尼迪QX、途乐、纳瓦拉。以及基于该 生产的奔驰X级皮卡、雷诺Alaskan等。

3.PM 。

是日产为旗下跑车打造的高级中置 ,发动机为前中置布局,传动系统和全轮驱动系统安装在独立后驱动桥上。主要的特点是可以提供超高速的稳定性,出色的操控能力和超凡的驾驶体验。新GT-R就是基于此 生产。

七、品牌与中国

日产于973年进入中国,目前在国内拥有两家合资公司,郑州日产和东风日产。郑州日产由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三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企业定位是东风、日产双品牌产品的主要发展基地,郑州日产拥有两家生产工厂,郑州工厂和广东广州工厂,年产能达到20万台,主要用于生产商用车,如熟知的帕拉丁、纳瓦拉、途达,NV200等车型均来自郑州日产工厂生产。

东风日产是中国东风汽车公司与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的合资企业,合作范围包含日产汽车的生产以及新品牌的共同孵化,其中就包括熟知的启辰汽车。目前东风日产有四家工厂,分别位于花都、襄阳、郑州、大连,主要用于生产乘用车。花都工厂是最大的量产化车型生产基地,逍客、骐达、轩逸等车型便自于花都工厂。

八、日产在售车型

1.骐达,9.99-13.59万。

2.蓝乌,12.59-13.39万。

3.轩逸,9.98-14.49万。

4.轩逸电驱版e-POWER,13.89-17.49万。

5.天籁,17.98-23.98万。

6.劲客,11.98-13.78万。

7.逍客,15.49-18.89万。

8.骐达,16.98-24.83万。

9.奇骏,17.99-26.29万。

10.奇骏·荣耀,18.93-19.28万。

11.楼兰,23.88-28.38万。

12.ARYA艾睿雅,28.48-34.28万。

13.途乐,79.80-83.80万。

14.纳瓦拉,14.28-20.68万。

15.日产H60A,暂无价格。

东北老妈在日本的车是什么车

kcar。哔哩哔哩up主东北老妈在日本,夫妻二人为了节省成本,同时拍摄出 的哔哩哔哩用户喜欢的视 ,故买了一辆kcar汽车,kcar在日本被称为轻自动车。这种车无论是尺寸还是排量,KCAR都非常的小,但是实际空间却比你想象的大很多,配合灵活的座椅组合,空间利用可以达到最大化,甚至放个自行车都不是问题。

日本人喜欢的大空间车,国人一看:比SUV差!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很贴切,环境因素促进了K-CAR在日本成为主流,它被称为轻自动车,我们可以理解为国内的微型车。

K-CAR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能超越国人对大尺寸SUV的热爱,不过K-CAR却拥有一套很规范的要求:1.长宽高分别不超过3400mm、1480mm、2000mm;2.座位不能超过4个;3.载重量不能超过350kg?;4.排量不超过0.66L。

因此在日本所见到的K-CAR如出一辙。那为何它如此得人心?首先是“水土”导致,《速度与 之东京漂移》中,十字路口漂移的片段迷惑了大家,事实上日本的道路多是《哆啦A梦》里面的那种。所以他们更需要驾驶方便的汽车。

此外,在日本买车需要提供车位证明,但政府却推出了购买K-CAR免车位证明的政策,意思是“没事你买吧,在街上能找到车位算你赢”;其次,K-CAR的年审、保险等费用均比普通车要便宜,能节省不少费用。得益于以上各种原因,日本人喜欢K-CAR的理由十分充足。

别看K-CAR长得小,里面却是样样俱全。教授以常坐K-CAR销冠位的本田N-BOX为例。它采用了K-CAR标志性的侧滑门,很好的解决停车太靠墙导致下车难的问题。而尾门完全伸展后的高度与车身高度持平,解决了大件物品的搬运问题。

再是空间方面,N-BOX车厢内部的高度比本田锋范还要大,达到1290mm,身高不超过一米三的小朋友均可站在车内~接着是本田空间的魔术表演:车内 四个座位,但通过各种方式的折叠搭配后,“车内大床房”、超大空间尾箱、储物分层等多种组合任君选择,重要的是还提供了伸缩踏板,能让自行车、小型摩托等方便上落。

那N-BOX和国内在售的本田“空间王”飞度比,表现如何?以第三代飞度为例:两者的车身长度相差了701mm,但飞度的轴距仅比N-BOX多处10mm,可以说基本一致,但N-BOX的后排座椅更靠后轮,因此N-BOX腿部空间胜出;再比车内高度,N-BOX的前排和后排的乘坐高度分别是990mm和950mm,飞度是970mm和920mm,头部空间再得一分。

加上侧滑门和多种布局变化,N-BOX在空间利用上确实比飞度更好,而飞度的优势在于车身宽度,并且后排拥有3个座位,载人能力胜出;其次是在后排不放倒的情况下,飞度后备厢空间胜出。

再来更致命的对比:N-BOX顶配车型拥有6个安全气囊,电子稳定系统,半坡辅助、自动刹车、自动空调、方向盘和座椅加热、后视镜电动折叠、换挡拨片等等,而国内售卖的飞度,即使是增配后的2020款顶配飞度,也 主副驾两气囊+前排侧气帘,而自动刹车、方向盘座椅加热等安全、舒适性配置都缺失。

但别忘了日本也有飞度在卖,所以N-BOX和飞度的消费群体 不一致,况且N-BOX是受限于制度而生的,有这样的空间表现,已经是非常了得。当然,这并不是在“诋毁”国内的飞度,毕竟造车成本和车型定位摆在眼前,那既然K-CAR的空间表现比飞度还 ,驾驶更方便且使用成本不高的它,为何不被引进国内售卖?教授总结了几个原因(欢迎补充):

环境的差异

道路偏窄是K-CAR诞生的原因,而国内消费者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除了极端的偏远地区,中国的“窄道路”所占比例 少于日本,所以国内消费者从来都没担心过这个问题。环境的差异是最主要因素。

车型地位的差异

其次,以K-CAR的尺寸为准,对标国内的车型是像宝骏E100、smart?fortwo等微型级别,因此K-CAR在尺寸上已经得不到中国消费者的芳心,在国内越大的车越受欢迎,这不是假象,看那些大尺寸SUV每月上万的销量就知道。另外国人还会认为微型车开到路上不太“体面”,即使真的有空间需求而预算不多的情况下,选择一台10元级别的中国品牌SUV不好吗?心理地位的差别是第二要素。

价格的劣势

像本田N-BOX在日本的起售价折合人民币约8万元,和飞度在日本售卖的加价相差不多,但假如要将K-CAR引入国内销售,加上关税后售价分分钟超过10万元,先不和国内飞度的售价相比,就算是中国品牌的微型车都比它便宜一半。所以K-CAR引进国内并不能和小型车构成分层次销售,价格成本很难降低。

市场竞争力不足

日本购买K-CAR的消费者大多是用于短途代步,如工作日上下班或是接送小朋友,而且日本的K-CAR车主很少会开上高速并外出远游;所谓的竞争力不足,是因为当今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更快,而中国消费者真要作为短途代步车,选择中国品牌纯电动的紧凑型车更加划算。再者,中国地大博物,远处旅游和过年回家乡都是常规操作。

动力不足

K-CAR的排放被限制在0.66L以下,以这个排量作对比,即使是载货用的1.5L后驱五菱宏光都能随时“崩你”,而且国内很多马力低于100ps的车型,已经被消费者吐槽得完无体肤,所以0.66L还不如买一台红路灯没对手的纯电微型车?

一连串的“冲突”让K-CAR被阻挡在中国大门外,教授相信它被不引入确实有理有据,而厂家品牌更是明白这一点。但这并不说明K-CAR就是“鸡肋”,它在日本的销量可以作证,只不过与中国路况不相符罢了,各家有各家的规矩。

而教授感到遗憾的是,国内曾经的酷熊和北斗星等类似K-CAR的车型,它们都是好车,但时间给出的答案,却是不太符合“中国国情”,教授也只能说,还是“中国 车”更适合我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日系SUV有哪些,谁是 ,为什么?

日系SUV谁是NO1?这是一个非常有迷惑性的话题。论皮试耐造保值选择丰田陆巡,论动力日产途乐尼桑性能版本,论市场存在量Crv与rav4平起平坐,论稀有性当属讴歌。

其实不止现在市面上在售的日系SUV车型,很多已经停产的日系SUV车型也创造了 汽车 历史 上的很多 。日系SUV既有硬汉的一面又兼顾了耐用 科技 经济,在很多欧美地区都创造过销量 。

而在目前国内还能够看到很多lc40这样的老款车型,而且车辆的整体性能还非常不错,这就足以说明丰田陆巡的耐久性。此外目前lc60的进口版本还能够卖到四五十万,也说明了其充足的保值性。

在日系SUV车型当中,性能最强的应该当属途乐的尼桑性能版本,硕大的车身,但是却有着足以媲美部分跑车的性能。国内很多途乐的改装件都是模仿这台性能车的。

要说日系SUV车型的保有量肯定会想到rav4与crv,这两款车型的保值与旗鼓相当,毕竟引入国内的时间比较相似,而且也比较火爆。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日系SUV品种很多,

本田旗下有;冠道、XR-V、SR-V、UR-V、缤智

丰田旗下有:汉兰达、CH-R、荣放、奕泽

日产旗下有:逍客、楼兰、奇骏、途乐、劲客

马自达旗下有:CX-3、CX-4、CX-5、CX-8

三菱旗下有:欧蓝德、帕杰罗

斯巴鲁旗下有:森林人、傲虎

铃木旗下有:吉姆尼、英格尼斯、骁途、维特拉

雷克萨斯旗下有:RX、ZX、NX、\X

讴歌旗下有:CDX、RDX、MDX

英菲蒂尼:QX30\、QX50、QX60、QX80

但要论最强日系SUV,还的是雷克萨斯LX570,起步5.7L,配全时四驱还带可变悬架!

要说车型 历史 ,雷克萨斯LX车系最早诞生于1996年,是雷克萨斯推出的 Full SizeSUV,当时的车型名字为LX450(FZJ80),是基于第六代丰田兰德酷路泽(LC80)打造的产品。在此之后,1998年又推出了第二代车型,LX470(UZJ10)问世,它同样基于兰德酷路泽(LC100)孕育而生的产品。而如今的第三代车型LX570(URJ200)则是在2007年正式推出,以LC200为基础而推出的一款更高端的产品。在售的是2015年改款的车型,在保留了硬汉气质的同时还凸显了它的豪华气质,因此对于这款车型,咱们可千万别错过。

外观方面,前脸依然是家族式的纺锤形格栅,但尺寸更大,外圈的银色装饰与内部的暗灰色辐条,再加上凌厉的线条都让它看上去更具攻击性。两侧的LED大灯内部灯组形状规则,宛如精心切割的宝石一般,让它的目光更为犀利。LX周身造型设计规整,则体现出成熟稳重的硬汉气息。

进入车内,LX在内饰设计中融入了雷克萨斯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更加科学的布局和上乘的用料选择让人一打开车门就能感受到豪华的气息。实木饰板和软性皮质之间的拼接做工达到了雷克萨斯顶级水准,中控12.3寸彩色大屏非常气派,下方的石英钟也显示出了应有的商务气息,毕竟是作为雷克萨斯家族的 SUV,其奢华程度不言而喻。当然,它的越野能力也不在话下,越野转向助力、二挡起步、车身稳定控制等功能一应俱全。

座椅方面,LX的 座椅非常宽大,并且配备了多向电动调节、腿托电动调节和腰部支撑调节等功能,以适应身材不同的驾驶者,座椅记忆按键位于车门把手旁边,共有三组记忆可用。后排座椅同样配备了液晶显示屏,可见LX的影音 娱乐 功能非常强大。虽然第三排座椅是按5:5的比例放倒,但它的尺寸较宽,被划为3个座椅,因此LX为8座车型。

动力方面,新款LX依旧搭载5.7L 8自然吸气发动机,其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270kW(367Ps),最大扭矩530Nm。匹配的变速箱由原来的6速自动变速箱升级为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值得一提的是,这款5.7L发动机,还不挑食,厂商表示92号或以上的汽油就能满足它,适应性更强,可以让你更踏实的开着它前往未知领域。

越野性能上,新款LX570依旧采用了标准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前悬架类型为独立双叉式悬架+横向稳定杆,后部则为四连杆机构式悬架,配有托森式中央差速器。全时四驱正常情况下,前后轴动力分配为40:60,而当车辆在转弯或车轮打滑时,系统会根据需要自动调整动力分配。而在越野时,驾驶者也可以通过按键手动锁止中央差速器,前后轴动力固定为50:50。

除此之外,新款LX570还提供了多地形选择系统(MTS)以及带越野转向辅助功能的5速自动爬行控制系统,其中前者可以通过多地形模式选择,让车辆能更好的应对复杂路况,让驾驶变得更轻松。

另外,诸如AVS适应式可变悬架系统、AHC四轮主动悬架高度控制以及A-TRC主动牵引力控制系统以及HAC上坡辅助系统等,在新款LX570上也依然不会缺席。至于它为何使用液压悬架高度控制,而非同级别车型中常见的空气悬架,厂商人员表示主要是出于对耐久性的考虑,而且就算发生漏液情况,也不会马上趴下,能有一定的缓冲时间,保证车辆可以驶离复杂路况。据资料显示,悬架高度调节范围为前110毫米,后100毫米。

雷克萨斯LX底盘升降高度最高可达前110mm、后100mm

要知道,作为日系高端品牌雷克萨斯旗下的 SUV,LX可谓是极尽奢华,外观上较老款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犀利的前脸赢得了无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内部无论是用料、做工还是配置也都是无可挑剔的,越野性能上更是比肩BBA、强悍到同级无对手,因此这样一款车怎能不推荐给大家呢?当然,129.10-141.70万元的价格也是让很多人都"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毕竟,同级的奔驰GLS、宝马X7起步都没它高,所以这大概也就是来自雷克萨斯品牌的底气了吧。

日系车型

本田和丰田作为双田 汽车 品牌,是很有代表性的日系风格 汽车 品牌,本田CRV和丰田荣放,多年来凭借踏实可靠的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车型特点非常鲜明,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高,燃油经济性也不错,二手车保值率很 ,价格水平比较坚挺,在同级别车型中是佼佼者。

日产和三菱

日产奇骏,三菱欧蓝德,本田CRV,丰田荣放等车型,特点比较一致,都使用了CVT变速箱,主要以驾驶平顺性,燃油经济性,可靠性为主,车型缺乏驾驶感和操控感,但是符合居家用车标准,深受居家消费者青睐

马自达

马自达车型在日系品牌中是很独立个性的,一直坚持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和AT变速箱,在保证驾驶和操控的同时,也具备了日系车型的特点,甚至更胜一筹,但是品牌热度表现中规中矩,车险的产品力还是非常强的,有很多忠实的消费者客户。

总结:日系车型特点都比较一致,综合素质都比较相似,常见的主流品牌车型,都很有竞争力,在同级别车型中有足够的优势,还是很值得选择的。

中大型SUV:兰德酷路泽 途乐 普拉多帕杰罗 雷克萨斯570 英菲尼迪qx60 讴歌MDX等等

中型SUV:汉兰达 冠道 U-RV 日产楼兰 途达 英菲尼迪qx50 雷克萨斯NX 斯巴鲁傲虎

紧凑型SUV:C-RV 皓影 威兰达 RAV4荣放 奇骏 逍客 CX-4 CX-5 欧蓝德 森林人 劲炫 奕歌 雷克萨斯UX 斯巴鲁森林人 斯巴鲁XV 讴歌CDX 英菲尼迪qx30等等

小型SUV:本田X-rv 缤智 丰田 C-hr 奕泽日产劲客 铃木维特拉 马自达CX-3 等等

要数日系日系SUV 那肯定是价格最贵的雷克萨斯的LX570,虽然与兰德酷路泽出自相同 ,但是在发动机, 配置, 底盘,内饰外观豪华程度是酷路泽不能比的。发动机雷克萨斯的油耗与噪音控制的更好;配置方面马克莱文森音响 小牛皮内饰 智能远光灯等更加丰富;底盘方面则多了四轮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家用越野两不误。而且雷克萨斯的外观更有气势而且纺锤形中网无形中更是增加了几分霸气!

日系SUV众多,例如日产紧凑级SUV逍客,中级SUV途达,楼兰,大型SUV途乐。 本田紧凑级到中型SUV有CR-V 缤智,CRV,皓影,冠道。丰田CHRIS ,奕泽,RAV4,汉兰达,普拉多,兰德酷路泽。 这里面要说NO1那非兰德酷路泽莫属了,硬派越野,非承载式车身,超强黑 科技 坦克掉头,沙漠儒行系统,超高保值率,超稳定的三大件,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是老大哥。

大家好,我是一名 汽车 爱好者,我在 汽车 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也喜欢去学习关于 汽车 的一些新知识,毕竟车是交通的必需品,针对这个问题,以下是我的观点和分享:

其实不止现在市面上在售的日系SUV车型,许多现已停产的日系SUV车型也发明晰轿车 历史 上的许多榜首。日系SUV既有硬汉的一面又统筹了经用 科技 经济,在许多欧美地区都发明过销量榜首。

而在现在国内还能清楚看到许多lc40这样的老款车型,并且车辆的全体功能还适当的好,这就足以阐明丰田陆巡的耐久性。此外现在lc60的进口版别还可以卖到四五十万,也阐明晰其足够的保值性。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进步。毕竟知识是靠平时累计的, 汽车 方面的知识自然就全面了。祝大家2020能够开开心心!

日系作为 汽车 主流品牌,旗下都有自己经典的车型,日系目前主要指本田、丰田、日产这三大 汽车 公司,尤其是本田和丰田,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品牌本田又分广汽本田和东方本田,丰田也有两家合资企业,分别是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日产则分东风日产和郑州日产。下面说说这几大合资品牌旗下比较出名的SUV:

广汽本田:大型sun冠道,中型suv皓影,小型suv缤智;

东风本田:大型suv-urv,中型suv-crv,小型suv-xrv(可费劲死了)

广汽丰田:大型suv汉兰达,小型suv-chr

一汽丰田:大型suv普拉达,中型suv荣放,小型suv奕泽

东风日产:大型suv图达,中型suv奇骏,小型suv逍客

以上为日系比较出名的suv,在市场中也广为人知,这几款谈不上谁是NO1,毕竟用途不同个人风格不同选择就不同,如果让我选,那我认为丰田的汉兰达是我的首选,毕竟市场口碑在那放着,就是目前还在加价购买这是让我反感的,crv性价比比较高,市场口碑也挺好,就是款项比较老技术也不是最新的,奇骏也和crv一样的问题,荣放和皓影都是去年新推出的,款项好看技术先进就是价格没有什么优惠,如果让您选您该怎么选?

其实日系的SUV还是有非常多的。我们先来定义一下SUV,SUV的中文翻译名称应该叫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全称是sport utility ehicle,或suburban utility ehicle,即城郊实用 汽车 ,是一种拥有旅行车般的空间机能,配以货卡车的越野能力的车型。。 款真正意义上的SUV RAV4是丰田于1994年发布的,已经发售便受到了市场的认可,销量超出丰田公司期望的两倍,所以丰田的RAV4被称为SUV的“鼻祖”。

现在的市场对SUV的界限分得也不是这么清楚了,因为经过发展现在的人们都将高底盘的越野车以及SUV都称之为SUV.

一个是城市型SUV,这种类型的车通过性比普通的轿车要好,但开起来跟轿车差不多。

一个是越野型SUV,我更愿意将越野型的SUV称之为ORV(Off-Road ehicle),这种SUV对付崎岖的道路,坑洼的泥地,险峻的山路更加得心应手。

下面我们就来捋一捋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日系中有哪些SUV。

一、小型SUV

广汽丰田CHR

一汽丰田亦泽

2.本田:广汽本田缤智、东风本田XRV。

3.日产:劲客

4.马自达:CX3(进口)

5.铃木:维特拉(已经退出中国市场)

6.三菱:奕歌

二:中型SUV&紧凑型SUV

丰田:广汽丰田 威兰达 、一汽丰田RAV4荣放。

本田:广汽本田 皓影 、 东风本田 CRV

日产:东风日产 逍客 、 东风日产 奇骏

马自达: 长安马自达 CX5

斯巴鲁:XV 森林人

三菱:劲炫ASX,欧蓝德

雷克萨斯:UX NX

英菲尼迪:QX30

讴歌:CDX

三:中大型SUV

丰田:广汽丰田 汉兰达

本田:广汽本田 冠道 、东风本田 URV

日产:东风日产楼兰`郑州日产 途达

马自达:长安马自达CX8

斯巴鲁:傲虎

雷克萨斯:RX

英菲尼迪:QX50 QX60

讴歌:RDX MDX

再来看一下越野型的SUV

丰田:4RUNNER(奔跑者)、一汽丰田普拉多、一汽丰田兰德酷路泽、红杉

奔跑者

日产:途乐

铃木:吉姆尼

三菱:帕杰罗

雷克萨斯:GX LX

以上就是日系在内销售的大部分车型。

为什么说丰田是 呢?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见解,欢迎私信进行讨论。

看看全球SUV车型销量排行榜,排名 的奇骏,排名第二的crv。可以得出,日系suv优点:相对省油,稳定,相对便宜

缺点:动力差,不够豪华,皮薄。

日系suv总体是不推荐购买的。日本这个 精打细算,在符合当地法律法规下,会给你造一辆成本控制得最便宜的车。能省的都省下。最主要日本一向双标,最好的车留给自己,一般的车出口到欧美,最差的卖给中国。如果发现问题在海外都召回,在中国的车有问题都不一定召回。

总结就是,如果你已经考虑买SUV了,就一定得买一台动力更强,更加安全的车。不要那么在乎省油,如果想省油,可以买轿车。想省钱,可以买国产suv。现在国产SUV很多,不比日本车差了。唐dm,宋dm,星越,icon,cs75系列,领克,wey…

这个问题范围太大。

日系SUV太多,价格从10多万到100多万都有,根据个人所需吧。总体来讲日系车主要有点是舒适、质 定,但是一般不采用最新技术,比较保守。

其实个人一直比较喜欢雷克萨斯RX,但是这两年他的傲慢加价让我比较反感,所以也不推荐身边朋友购买。

也有不少朋友买了普拉多作为代步,几乎所有评价是太肉,高速跑不动。但是空间和耐用性都不错。

所以,看个人选择吧。

丰田将量产“超微型”纯电动汽车,长2.5米,宽1.3米

相比大家最近已经被五菱宏光MINI EV给刷屏了,作为最近几个月销量最大的纯电动 汽车 ,我们看到五菱宏光MINI EV的时候,总是被它小巧的尺寸所吸引,但是五菱宏光MINI EV好歹还是一个拥有两排座椅,可以乘坐四名乘客的纯电动 汽车 。

而丰田已经开始计划,在2021年量产一款超微型的纯电动 汽车 ,到底有多小呢?长约2.5米,宽约1.3米,最高时速为60公里,续航里程为100公里。

其实这款车已经在东京车展展示过了,只是当时丰田 汽车 还没有最终决定是不是要把这样的车型生产出来。但是在2020年12月23日,日本的日经互联网版报道称,丰田 汽车 将在2021年发布两座小型电池电动 汽车 。该报报道说,首先,预计它将为公司和地方政府出售约100台左右,并将在2022年以后发布以用于一般消费者使用。日本政府计划在2030年代中期之前将包括轻型 汽车 在内的所有新车都改成新能源 汽车 。

透过这款车的,我们发现它真的是特别特别小的车型,采用双门设计,两个座椅,但是1.3米的宽度乘坐两个人,其实也蛮“拥挤”的。而且受制于成本的原因,它的用料比较一般,但是在设计上和功能这两个方面,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首先是内饰的设计非常简洁,没有什么按键了,颜色上采用了黑白搭配,视觉效果也很年轻化。方向盘后面是多功能显示屏,而仪表盘则是在中间的位置,这样把时速表放在中间屏幕的做法,还是很少见的。

在功能方面,别看他的尺寸小,但是功能着实不少,两个座椅的座椅通风和加热,这样的高级配置都有,还有驾驶模式的选择。日本的小车,向来在配置上是比较厚道的,这与中国市场小车就是廉价的象征,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价格方面,预计无补贴的市场价格约为160万至17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左右,价格还是不便宜的。一次充电可行驶约100公里。它装有由松下和丰田合资的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 开发和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据预测,使用轻型 汽车 的老年人和刚刚获得驾照的年轻人是它的主要潜在消费者。

专注于混合动力电动 汽车 的丰田公司在全球参的新能源 汽车 厂商中,对纯电动 汽车 持谨慎态度。今年,它 在中国和欧洲推出了雷克萨斯品牌的纯电动车UX300e,并于11月进入了泰国和印度尼西亚。UX300一次充电可行驶367公里,自去年10月以来在日本出售,限量销售135台。

日本人对微型车情有独钟,但是这样的车在中国肯定是没有太大市场的,像是五菱宏光MINI EV的尺寸已经是非常小了,但是依然有两排座椅,可以乘坐四名乘客。

为什么日系车都比较窄,美系车都比较宽?

在日本本土,汽车征税是按照外形尺寸来划分级别的,对宽度有明确的限制,例如1700mm以下是一类,1800mm以下又是一类,所以你会常常看到日系车的宽度是1695mm、1795mm这样的。而全球其它地方,都没有这样的限制。也正因如此,日本车厂常常会为一个车型开发国内和国外两个版本,例如雅阁就是。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车的设计上采用“溃缩吸能”理论(大家可以上网搜索“溃缩吸能”看看结果),大概意思就是故意把车做得皮薄一点,结构、材料都软一点,这样在碰撞的时候车体向内溃缩,从而吸收碰撞能量,减轻碰撞后果。

根据这个理论,那么日本车理应增加车头的长度,把这个溃缩吸能区,其实也就是把缓冲区做得长一些,但实际上很多日本车特别是中低端车又把车头这个缓冲区做得很短,一旦发生碰撞那么前排座椅上的人必然也将和车头一样“溃缩”得不成样子。

日本车理论山和实际上的自相矛盾,真是让人匪夷所思。要么理论上日本车是骗人的,要么实际上日本车是害人的,总之都不靠谱。再来看看

美系车,虽然在车头的 长度上,也符合高端车比中端车大、中端车比低端车大的规律,但其车头的相对长度,也就是车头长度占车辆总长的比例都是差不多一样的,比如大众的帕萨特、朗逸、波罗,大众的迈腾、速腾、捷达,别克的君威、英朗、凯越,福特的蒙迪欧致胜、福克斯、嘉年华。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实际去量一量,最好把这些数据都汇总到一起来验证一下。

好了,今天关于“日本汽车单人座椅尺寸”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日本汽车单人座椅尺寸”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